logo
  • 所有
新闻中心
“特博会回顾与展望”系列之一:期待再次相会
时间:2019年04月18日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1月8日至12日,第三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特博会)将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盛大开幕。届时,三门峡及周边百姓又将“畅游”于全国乃至世界名优特产中,在大开眼界的同时,又将惊喜与收获纳入怀中。回顾前两届特博会,无论对于老百姓,还是三门峡这座城市,可谓收获颇丰。在第三届特博会即将到来之际,本报将结合老百姓对特博会的感受、特博会给三门峡带来的效应和三门峡举办这种国家级展会的经验等方面内容,对前两届特博会进行总结,并对第三届特博会给予展望,敬请关注。

盼望着,盼望着,第三届特博会就要来了。再过一个月,她将带着阔别一年的浓浓思念,在美丽的天鹅湖畔,与三门峡市民再次相会。

经过两次成功举办特博会,三门峡市民已经与这个国家级盛会结下了深厚的情意。一年的想念,一年的期待,都将在11月8日圆梦。

“前两届特博会上,天天逛都逛不够。今年特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想象着到时游走在琳琅满目商品中的样子,心里很是激动。”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大家不约而同地道出了这一心声。

“第一届特博会时,我花3万元买的红木沙发非常好,朋友们都说我捡了个大便宜。”提起特博会,市民王先生激动地向记者展示他的战利品。他告诉记者,当时这组红木沙发标价近10万元,闭展时,商家低价处理,经讨价还价,他花3万元买下了。“市场上确实卖十几万,感谢特博会提供这么物美价廉的商品。”王先生说,他在两届特博会上还淘到不少好东西,比如马油、腊肉、茶叶等。他喜欢古玩,希望以后的特博会能增加古玩摊位,让人们大饱眼福的同时,还有喜人的收获。

“咱三门峡办得特博会真好,感觉很有国际范儿,让人大开眼界。北京的烤鸭、宁夏的枸杞、内蒙古的酒囊、新疆的特色牛肉干……各地的特色产品全都汇聚到咱三门峡,一圈逛下来,感觉好像在全国各地旅游了一次。还有那么多外国的东西,一下子就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品位有了提升。”家住市区甘棠路的杨阿姨说起特博会难掩兴奋之情,她期待在今年的特博上能淘到更多的宝贝。

在前两届特博会上,与心仪的商品失之交臂而心存遗憾的大有人在,他们把圆梦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今年的特博会上。两年来,来自台湾的一组小型瓷制工艺品一直让私企老坂王先生梦牵魂绕。“第一届特博会时,我发现的那组工艺品特别精致,人物形态惟妙惟肖,当时就很喜欢,但感觉价格有点高,犹豫了一下,结果特博会最后一天去购买时,那种商品早已销售一空。”王先生说当时他的肠子都悔青了,期待第二届特博会时能再见到它们。不巧的是,第二届特博会他在外地出差,回来时特博会已闭展了。他提醒市民,在特博会上遇到喜欢的东西一定不要错过。

为迎接盛会,三门峡各相关单位都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作为城市管理者,我们的任务就是保持市容市貌的洁净、亮丽与和谐,向外地客商和游客展示我们天鹅之城的无穷魅力。”三门峡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第二执法支队队长高伟告诉记者,早从9月15日起,该局已经就整顿市容市貌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目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确保第三届特博会期间,热情好客的三门峡能以美好的形象,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对于特博会的到来,广大市民也不甘示弱,大家积极行动,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以城市主人翁的精神彰显三门峡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市民李大爷说:“盛会就要到了,我们在准备好淘宝的同时,还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争做文明三门峡人,用热情与微笑让中外来宾感受我们天鹅之城的风采。”

今年已经65岁的张大爷是一位退休的机关干部,他说:“特博会进一步扩大了我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为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会展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每当想到这些,我都真想再重返工作岗位,为建设美丽天鹅城再献一份力。”张大爷告诉记者,他在去年的特博会上狠狠过了一把购物瘾,5天时间里,他把红外线微波炉、野生山药、瓷器等喜欢的东西统统搬回了家,还给老伴买了一个缅甸玉手镯,让老伴欢喜不已。

据了解,本届特博会的总体目标是设置标准展位1000个左右,参会客商3000家以上,会展期间达成贸易合同100个以上,贸易额80亿元以上。展区布局将更加合理,突出专业化,有黄金展区、国际展区、妇女手工织品展区、台湾展区等,参展商品涵盖特色农副产品、食品、文化旅游商品、日用品、民族商品等万余种。

特博会是全国乃至世界名优特产的大聚会,更是三门峡市民感受幸福的大舞台。“要力争把第三届特博会办成集品牌认定、经贸洽谈、金融对接、信息交流、宣传推介于一体的名品荟萃、客商云集,具有行业、产业、地域鲜明特色的国家级展会。”第三届特博会组委会相关人员介绍。

11月8日至12日,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第三届特博会,不见不散!

(作者:佚名编辑:admin)
最新文章